首页

与经典名著的成语或故事【4篇】

经典名著 |

时间:

2023-05-13

|

推荐访问

【www.xugu.net--经典名著】

成语故事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读来很有用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与经典名著的成语或故事【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经典名著的成语或故事

四面楚歌

【拼音】: sì miàn chǔ gē

【解释】: 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成语故事】: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看,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虞姬自刎于项羽的马前,项羽英雄末路,带了仅剩兵卒至乌江,最终自刎于江边。

以后人们就用四面楚歌这个词,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而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凡是陷于此种境地者,其命运往往是很悲惨的。例如某人因经常与坏人为伍,不事生产,游手好闲,但后来却被那些坏人逼迫得无以为生,而求助于别人时,别人又因他平日行为太坏,绝不同情理睬,这人所处的境地便是四面楚歌。

【篇2】与经典名著的成语或故事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三国时谋土)和司马徽(三国时谋士)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阳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看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地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篇3】与经典名著的成语或故事

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

韩信经萧何举荐被刘邦任为大将军,为汉朝的建立立下很大功劳,汉朝建立后被封为楚王。晚年的刘邦最怕在自己百年之后,政权旁落他人,为了刘姓政权的长治久安,必须铲除隐患。他认为在诸位将领中,功劳最大、才能最强、威望最高的功臣,就是最危险的敌人。因此,韩信首当其冲。可是,除掉韩信谈何容易!刘邦明白就是自己出马也未必能取胜,其他诸将更不是韩信的对手。

刘邦先是用计生擒了韩信。此时的韩信才明白过来,感叹地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刘邦将韩信押回京城后,念其功高且又无罪证,又赦免了韩信,改封淮阴侯。

削去了王位的韩信,心想自己为兴建汉室出生入死,最后落得个如此下场,既然你刘邦无情,休怪我韩信无义。韩信私下与被任命为赵国相的陈稀相约,陈稀在北方举事,韩信在长安响应。

公元前215年(汉高祖十年),陈稀果然举兵反叛。刘邦亲自带兵平叛,长安空虚。韩信准备在长安举事,不幸走漏了消息,有人向吕后告发韩信准备谋反。吕后想把韩信召进宫来,又怕他不肯就范,就同萧何商议。最后,由萧何出面,假称北方传回捷报:叛军已败,陈稀已死,邀请韩信进宫向吕后贺喜。韩信哪里想到极力举荐自己而且一向过从甚密的萧何会是杀害自己的主谋。结果韩信刚入宫门,就被事先埋伏好的武士一拥而上,捆绑起来。吕后将这一代名将带至长乐宫钟室,残忍地杀害了。

民间因此有“成也萧何(韩信成为大将军是萧何推荐的),败也萧何(韩信被杀是萧何出的计谋)”的说法。后来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来比喻事情的成败、好坏都由一个人造成。不过韩信等一类将领,自以为立有战功,应当割地称王,但从人民要求统一的观点看来,不消灭这些割据者,即使希望战祸暂停也是不可能的。萧何协助刘邦臣,削除异己,客观上符合人民的利益,因为人民迫切需要休养生息。这是汉高祖刘邦政治上的大成功,也是萧何辅佐刘邦做出的杰出贡献。

韩信的成功是由于萧何的大力推荐,韩信的败亡,也是萧何出的计谋。所以民间就由这个故事概括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句俚语。宋人洪迈的《容斋续笔》记录下这句话,并简单探讨了它的成因。

【篇4】与经典名著的成语或故事

【释义】

指读书人放弃文化工作参军入伍。

【语出】

《后汉书班超传》。

【人物】

班超是东汉一个很有名气的将军,他从小就很用功,对未来也充满了理想。有一天,他正在抄写文件的时候,突然觉得很闷便丢下笔说:“大丈夫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战场上立下功劳,怎么可以在这种抄抄写写的小事中浪费生命呢!”后来,他当上一名军官,在对匈奴的战争中,得到胜利。接着,他建议和西域各国来往,以便共同对付匈奴。朝廷采取他的建议,就派他带着数十人出使西域。在西域的三十多年中,他靠着智慧和胆量,度过各式各样的危机。班超一生总共到过五十多个国家,和这些国家保持和平,也同时宣扬了汉朝的国威。

延伸阅读
读后感在写作过程中肯定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要精练,而且要把重点写出来。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阅读世界经典名著的学生读后感(合集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05-22
成语故事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读来很有用处,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与经典名著的成语或故事集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05-18
成语故事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读来很有用处,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与经典名著的成语或故事精选五篇,欢迎品鉴!
2023-05-15
成语故事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读来很有用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与经典名著的成语或故事【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05-13
中外经典名著读后感读书体会怎么写。看看吧。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你知道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外经典名著读后感读书体会【汇编四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05-13
成语故事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读来很有用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与经典名著的成语或故事【汇编六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3-05-05
成语故事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读来很有用处,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与经典名著的成语或故事【六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3-04-25
经典名著阅读推荐书目6篇 经典名著阅读推荐书目知道有哪些呢。背一篇离骚,丘壑苍茫。诵一本诗经,唇齿留香。读一本杂志,周游世界。看一本历史,穿越古今。书籍丰富了我们的阅历,让我们不再贫乏。书籍净化了我们的烦恼,让我们不再无聊。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经典名著阅读书目集合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03-27
经典名著《红楼梦》读后感(精选7篇) 红楼梦是一部古典名著,隐含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它以宝黛钗三人的爱情纠葛为线索,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经典名著《红楼梦》读后感四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3-02-18
经典名著《红楼梦》读后感悟精选20篇 《红楼梦》讲了贾、王、薛、史四大家族的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故事,和一段在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纠缠的爱情悲剧故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经典名著《红楼梦》读后感悟范文(精选十四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2023-02-04
  •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