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汉学是什么]汉学是什么_高考选段阅读

高中阅读 |

时间:

2020-09-10

|

【www.xugu.net--高中阅读】

汉学是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12分,每小题3分)(07江苏卷)

/middle/test/3685.php

从筚路蓝缕到蔚为大观,汉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汉学是什么”的问题一直存在。德国汉学家奥托?弗兰克最为宽泛的定义,或许最容易得到认同,即汉学是关于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研究。作为一门学科,汉学的内核比较清晰,边界则相对模糊。这与汉学发展情况有密切关系。日本在14—15世纪萌生了传统汉学,作为一种区域性汉学,它的历史有700来年;从1582年利玛窦来华算起,传教士汉学的历史约为400余年;以1814年法兰西学院设立第一个汉学教席为标志,学院式、专业化的汉学已走过了将近200年的历程;“二战”之后,美国汉学转向对现代中国的关注与研究,至今也有了60多年的学术积累。由于时代和文化观念等原因,各种形态的汉学研究当然各有不同;然而,天下殊途而同归,百虑而一致。一代代汉学研究者为中国文化走出遥远的东方、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积极动力,做出了重大贡献。

形态各异的汉学研究应当共同持守一个内在品质——对话精神。中国与西方的认识方式,思维逻辑乃至整体的文化观念,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和不同。比如,西方式的执着,可能推衍出渐进的认识,强调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强调对象描述的精确性;中国式的洒落,则通向了圆融和体悟,描述对象时往往在清晰中又带有某种模糊。但二者并没有孰优孰劣,孰是孰非,只有因“差异”生发的对话与启迪、互补与和谐。通过“差异”而达到“中和”,这样的“和而不同”才能成全一个相生共融、丰富多彩的世界。不同文化又包含诸多相似的元素,有共同的追求和理想。“汉学”这门学问,正是以差异为前提,以人类所渴望的正义、公平、自由等基本价值为基础,启发着文化间的对话和共识。

对话赋予了汉学深远的文化意义。当汉学在世界范围内营构中国形象并影响到不同文明对中国的理解时,中国学界对海外汉学的关注也在日益增长,海外汉学已经成为中国学界面对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也许可以说,这标志着一个无法回避的大趋势:中国不再仅仅是被认识和想象的对象,更是通过这种认识和想象加强自我理解的价值主体。任何一种文明都已经无法在单一的语境中自给自足。互为观照的基本格局,不仅使汉学研究,也将使整个世界进入文明对话的新范式。海外汉学与中国本土学术进行对话,才能洞悉中国文化的深层奥秘;中国学人向世界敞开自己,才能进一步激活古老的传统和思想的底蕴。

[总体解说]这是一篇很新鲜的材料,刊载于2007年4月的《光明日报》,作者是人大校长纪宝成先生。原是演讲稿,命题者作了较大改写,现近千字。这篇文章围绕“汉学发展历程”和“汉学研究应当持守的对话精神”设置了四道选择题。文章视野比较开阔,人文底蕴不够深厚的考生可能会感觉有些困难。总体难度与去年冯骥才先生的《木版年画》持平。

4.下列关于汉学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汉学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研究,这是多数研究者可以接受的说法。

B.汉学虽然有容易得到认同的宽泛定义,但具体的发展进程又使它的边界相对模糊。

C.汉学的历史分为区域性汉学,传教士汉学,学院式、专业化汉学,美国汉学四个阶段。

D.“汉学是什么”的困惑一直存在,是因为学者们对汉学这一概念的界定存在分歧。

答案:C

解说:本题重点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建筑材料,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阅读的基础。能否在上下文语境中迅速准确地理解词语的含义,是阅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标志。本文始终围绕着“汉学”来展开论述的。那么,究竟什么是汉学,考生首先应该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文中并无将汉学历史分为四个阶段的信息,而且这四者本身在时间上也存在交叉。所以,C项说法是不正确的。

5.下列对中西文化观念“差异”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西方注重主客体关系和精确描述对象,中国则倾向于圆融和体悟,清晰性和模糊性共存。

B.“差异”指的是作者所说的“殊途而同归”中的“殊途”、“百虑而一致”中的“百虑”。

C.文化观念有差异,但没有优劣是非的区别,它们可以通过对话弥补各自的不足。

D.文化观

念的差异以及共同的追求和理想,是启发两种文化对话和共识的前提和基础。

答案:B

解说:本题考查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从读物中筛选并提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是达到阅读目的获得所需信息的重要手段。这里所说的信息,是指通过阅读而得到的知识、消息、情报或代表某些信息的词语、符号、数据等。解答这样的题目,必须在阅读时把注意力放到文章本身的主要内容上。与题干相关的信息区间在第二段。从全文来看,第一段讲的是“汉学的概念”,第二节讲的是“汉学研究应当共同持守一个内在品质,即对话精神”,第三段讲的是“汉学深远的文化意义”。根据第一节中“由于时代和文化观念等原因,各种形态的汉学研究当然各有不同”和第二节中“中国与西方的认识方式,思维逻辑乃至整体的文化观念,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和不同”可以看出。

6.下列对于“海外汉学”和“中国文化”关系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中国文化始终从海外汉学研究中获得对自身更深人更全面的理解。

B.海外汉学给中国学界提供了从不同角度认识中国文化的镜子。

C.海外汉学要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必须加强与中国本土学术的对话。

D.不同文明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海外汉学在世界上所营构的中国形象有密切关系。

答案:A

解说:本题也是考查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A项“始终”有误。从文中找不到这样的信息。

7.依据文中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战”之前美国汉学就已经存在,但那时它的侧重点不是对现代中国的关注与研究。

B.中国学人对海外汉学的研究也将成为海外汉学的研究对象,这会使汉学变得更为丰富。

C.随着汉学的不断发展,不同文明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入。

D.汉学研究曾经推进中国文化的世界传播,现在的作用则是通过对话激活古老的传统和思想的底蕴。

答案:D

解说: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根据原文所提供的某种信息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像,是现代文阅读中一项很重要的能力,这种形式可以考查考生是否真正读懂了原文隐含的意思。本题提供的四个选项,都是根据原文所提供的有关信息进行推断出来的,要求根据原文所提供的有关信息,对这些推断进行判断,选出推断不正确的一项。从全文来看,汉学的意义在于,一方面能帮助外国人“洞悉中国文化的深层奥秘”,一方面能帮助“中国学人向世界敞开自己”,“进一步激活古老的传统和思想的底蕴”。D项的解说不够全面,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延伸阅读
随着时间流逝,总有那么一些作品让我们记忆深刻。《项链》中的相关情节,读了以后让人不断地回味!这个时候就可以将我们感悟和体会用读后感的方式记录下来,一篇优秀的《项链》读书笔记是怎么写的呢。工作总结之家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项链读后感高中阅读感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项链读后感
2022-09-26
读完一本名著后,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经历。是时候在阅读后花点时间写下你的感受了。今天,小编在读完《西游记》后,为您整理了约400字的免费作文10篇。让我们看看。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阅读笔记400字集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08-16
高一二册故都的秋选段阅读阅读下文,完成9~12题。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______觉得细腻,高中语文阅读训练>现代文阅读>高一语文阅读试题
2020-09-11
人类学选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尽管具有人类学意义的工作相当卖老——有两个例子,古希腊历史学家罗多德,或北非学者阿拉伯·英布·卡尔顿,在公元前5世纪和公元14世纪撰写的对他人的描述——但作为独立研究领域的人类学是相对晚近的西方文明的产物。例如,在美国,学院或大学(在罗彻斯特大学)普高中语文阅读训练>现代文阅读>高考语文阅读试题
2020-09-11
记念刘和珍君语言赏析一、用语鲜明生动、观点鲜明开篇:程君问“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勾起了“我”对烈士的悲痛的怀念,再次感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析:“也早觉得”,其中“也&rd高中语文>三册
2020-09-11
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2〕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在礼堂外徘徊,遇见程君〔3〕,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她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   这是我知道高中语文>一册
2020-09-10
杜甫生平年谱(据朱鹤龄所编,有删节)相关阅读:杜甫墓园之谜  杜甫诗二五首   杜甫墓园之谜   杜诗名句填空(优)  《望岳》评析   唐睿宗先天元年(712) 甫生。   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 公年二十,游吴越。   开元二十三年(735) 公自吴越归,赴京兆贡举,不第。   开元二高中语文>三册
2020-09-10
汉学是什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12分,每小题3分)(07江苏卷) middle test 3685 php从筚路蓝缕到蔚为大观,汉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汉学是什么”的问题一直存在。德国汉学家奥托?弗兰克最为宽泛的定义,或许最容易得到认同,即汉学是关于中国人和高中语文阅读训练>现代文阅读>高考语文阅读试题
2020-09-10
老人与海故事简介主要内容:(由编辑程泳淋整理)年老的渔夫桑提亚哥在海上捕鱼,前84天一无所获,第85天,他冒险去从未去过的深海打鱼。他发现一条大马林鱼,耗时3天刺死了它,回归途中遭到鲨鱼五次袭击,他用鱼叉、船桨和刀子反击,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回到港口,但巴林鱼仅剩下五幅巨大的白骨架。故事简介:高中语文>三册
2020-09-09
《拿来主义》分析(北京大学中文系) 在这篇短文中,鲁迅通过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把批判继承文化遗产这个观点,精当地概括为“拿来主义”。它的具体内容包括了这样一些方面:1.“占有”,即“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鲁迅既批判了那种在旧的遗产面前畏首畏尾的“孱头”,也批判了那种为了表示自己的“革命性”高中语文>四册
2020-09-09
  •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