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冯友兰人生的境界原文_人生的境界原文

【www.xugu.net--高中阅读】

  人生的境界

  冯友兰

编者按:本文按课文体例排列,录入内容包括注释。由网络编辑部两次审核,可以放心使用。

阅读提示作者认为,人生境界,即精神境界,有高下之别,有四个等级,中国哲学的精神,或曰作用,或曰任务,在于提升此种境界,中国哲学对于未来人类的进步可能有所贡献。文章短小精悍,深入浅出。要达到真正理解,需要随处发问,深入探究。

哲学的任务是什么?我曾提出,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在这里更清楚地解释一下这话的意思,似乎是必要的。

我在《新原人》一书中曾说,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正是这种觉解②,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如此构成各人的人生境界,这是我的说法。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个人的都不完全相同。若是不管那些个人的差异,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从最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人生的境界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所做的事,其后果可以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己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功利境界。

注释:

① 选自《冯友兰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冯友兰(1895—1990),河南唐河人,哲学家。

  ②〔觉解〕了解和自觉。机则是利己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功利境界。

  ③本文由网络(

)整理。——传播汉语言知识,宏扬中华文明。

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①”。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所以他的人生境界,是我所说的道德境界。

最后,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②”。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天地境界。

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高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别是达到天地境界。天地境界又可以叫做哲学境界,因为只有通过哲学,获得对宇宙的某些了解,才能达到天地境界。但是道德境界,也是哲学的产物。道德行为,并不单纯是遵循道德律的行为;有道德的人也不单纯是养成某些道德习惯的人。他行动和生活,都必须觉解其中的道德原理,哲学的任务正是给予他这种觉解。

生活于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生活于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哲学教人以怎样成为圣人的方法。成为圣人就是达到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这是哲学的崇高任务。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③说,“哲学家必须从感觉世界的“洞穴”上升到理智世界。哲学家到了理智世界,也就是到了天地境界。可是天地境界的人,其最高成就,是自己与宇宙同一,而在这个同一中,他也就超越了理智。

注释:

  ①〔正其义不谋其利〕出自《汉书·董仲舒传》。正,在政治、道德、思想、言论、礼仪等方面,将违反原则、标准或规定的匡正过来。

  ②〔天民〕明乎天理、适乎天性的贤者。

  ③〔柏拉图(前427—前347)〕古希腊哲学家。

中国哲学总

是倾向于强调,为了成为圣人,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他不可能表演奇迹,也不需要表演奇迹。他做的都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由于有高度的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有不同的意义。换句话说,他是在觉悟状态做他所做的事,别人是在无明状态做他们所做的事。禅宗①有人说,“觉”字乃万妙之源。由觉产生的意义,构成了他的最高的人生境界。

所以中国的圣人是既入世②而又出世③的,中国的哲学也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随着未来的科学进步,我相信,宗教及其教条和迷信,必将让位于科学;可是人的对于超越人世的渴望,必将由未来的哲学来满足。未来的哲学很可能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在这方面,中国哲学可能有所贡献。

注释:

  ①〔禅宗〕中国佛教宗派之一。以静坐默念为修行方法。

  ②〔入世〕投身到社会里。

  ③〔出世〕超脱人世。

  相关作品:人生的境界课后练习指导 人生的境界同步练习 人教版高五册人生的境界教案

延伸阅读
随着时间流逝,总有那么一些作品让我们记忆深刻。《项链》中的相关情节,读了以后让人不断地回味!这个时候就可以将我们感悟和体会用读后感的方式记录下来,一篇优秀的《项链》读书笔记是怎么写的呢。工作总结之家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项链读后感高中阅读感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项链读后感
2022-09-26
读完一本名著后,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经历。是时候在阅读后花点时间写下你的感受了。今天,小编在读完《西游记》后,为您整理了约400字的免费作文10篇。让我们看看。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阅读笔记400字集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08-16
高一二册故都的秋选段阅读阅读下文,完成9~12题。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______觉得细腻,高中语文阅读训练>现代文阅读>高一语文阅读试题
2020-09-11
人类学选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尽管具有人类学意义的工作相当卖老——有两个例子,古希腊历史学家罗多德,或北非学者阿拉伯·英布·卡尔顿,在公元前5世纪和公元14世纪撰写的对他人的描述——但作为独立研究领域的人类学是相对晚近的西方文明的产物。例如,在美国,学院或大学(在罗彻斯特大学)普高中语文阅读训练>现代文阅读>高考语文阅读试题
2020-09-11
记念刘和珍君语言赏析一、用语鲜明生动、观点鲜明开篇:程君问“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勾起了“我”对烈士的悲痛的怀念,再次感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析:“也早觉得”,其中“也&rd高中语文>三册
2020-09-11
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2〕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在礼堂外徘徊,遇见程君〔3〕,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她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   这是我知道高中语文>一册
2020-09-10
杜甫生平年谱(据朱鹤龄所编,有删节)相关阅读:杜甫墓园之谜  杜甫诗二五首   杜甫墓园之谜   杜诗名句填空(优)  《望岳》评析   唐睿宗先天元年(712) 甫生。   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 公年二十,游吴越。   开元二十三年(735) 公自吴越归,赴京兆贡举,不第。   开元二高中语文>三册
2020-09-10
汉学是什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12分,每小题3分)(07江苏卷) middle test 3685 php从筚路蓝缕到蔚为大观,汉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汉学是什么”的问题一直存在。德国汉学家奥托?弗兰克最为宽泛的定义,或许最容易得到认同,即汉学是关于中国人和高中语文阅读训练>现代文阅读>高考语文阅读试题
2020-09-10
老人与海故事简介主要内容:(由编辑程泳淋整理)年老的渔夫桑提亚哥在海上捕鱼,前84天一无所获,第85天,他冒险去从未去过的深海打鱼。他发现一条大马林鱼,耗时3天刺死了它,回归途中遭到鲨鱼五次袭击,他用鱼叉、船桨和刀子反击,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回到港口,但巴林鱼仅剩下五幅巨大的白骨架。故事简介:高中语文>三册
2020-09-09
《拿来主义》分析(北京大学中文系) 在这篇短文中,鲁迅通过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把批判继承文化遗产这个观点,精当地概括为“拿来主义”。它的具体内容包括了这样一些方面:1.“占有”,即“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鲁迅既批判了那种在旧的遗产面前畏首畏尾的“孱头”,也批判了那种为了表示自己的“革命性”高中语文>四册
20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