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传承时代家风争做时代读后感(合集6篇),欢迎品鉴!
日记和读书笔记,现在已经在报刊杂志发表了十几篇文章。
和睦、平静、温馨、严谨的家风为章某的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石,她勤劳简朴,学习成绩优秀,气质优雅,与同学、朋友相处得十分融洽。不管是什么工作她都做在前面,但从不与人攀比。有人说:“现在是竞争时代,你不觉得吃亏吗?”章某笑着说:“我只想把我能做的事情努力做好,没有想过吃亏占便宜,我们家里的人做事都是这样的风格。”
再举一个截然相反的例子。初中生王某从小家庭生活非常优越,父母在外忙于生意,家中请了两个保姆,一个负责家中日常生活,一个专门负责照顾王某,一切都不用王某动手。小的时候有时王某出于好奇学着保姆的样子要擦桌子擦地,妈妈就说:“没出息,这些事不用你干,你天生就不是干这个的命,这是下人做的事情,你要做人上人。”幼小的王某看到母亲每天对保姆挑三捡四,从来没有满意的时候,也渐渐地以为自己天生就是人上人,好吃懒做是天生最大的幸福。
在幼儿园时,老师让她摆一下椅子,她会说:“我妈妈说干这种事没出息,我要做人上人。”现在已是初中学生的王某仍然只习惯做“人上人”,对同学、亲戚、朋友指手画脚、吆三喝四,经常要求别人为她做事,却从来不肯为别人做一点事情。由于她的自私、懒惰、自以为是和狭隘,她没有朋友,内心孤独,而且学习怕吃苦,成绩差,没有人喜欢她。许多邻居也认为王某一家粗俗、傲慢、霸道、贪小便宜,不愿意与他们来往。更可悲的是,王某的父母亲仍不知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这些事例告诉我们:家庭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的每一个细节都带着家庭风气的影响;而家庭风气不是想出来的,是由家庭中每个成员的生活和自己的操行创造出来的。如果成年人的言谈举止有失规范,即使是精心研究出来的教育方法也无济于事。只有正当的家风,才能给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良好的家风是孩子终身的财富。
所以,每一位成年人都要把握好自己的言行,为子女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家风。子女的未来其实就掌握在成年人的手中。
传承时代家风争做时代读后感5
古人有云:“齐有人焉,于斯为盛。其余文雅儒素,各禀家风。”家风,是由父母祖辈提倡并能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的风尚,也是家庭成员道德水平的集中体现。我们家的家风是:爱和尊重。
爱,从孝亲敬长开始做起。我的父母总是身先力行,用自己的行动默默感染着我。从我记事起,每个月,爸爸妈妈总是会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带我去外公外婆家看望他们。不管是艳阳高照的夏日还是寒气逼人的严冬,爸爸妈妈总会给外公外婆送去真切诚挚的关怀,一袋袋醇香的大米,一株株鲜嫩欲滴的白菜,一件件厚实暖和的大衣,都蕴藏着爸爸妈妈的孝心和爱。骄阳明月之下,坐在小院里,扇扇蒲扇,聊聊家常,望着外公外婆发自内心的笑容,我也在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学会了孝敬和感恩。无论多忙,我都会回到那个碧水青山间的小山村看看外婆外公,在日常中多多帮父母分担劳动和烦恼。孝敬之风,在我们家中永久不散。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也是父母教会我的重要内容。前几年,热爱历史的我常常趁着假期去全国各地的博物馆追寻历史文博。每次在路途中,妈妈都会提醒我,在博物馆里不要用手触摸展柜,要静静地观赏与聆听,尊重关爱每个热爱文博的游客和辛苦的清洁人员。我也把这些话时常记在心里,在图书馆时,我会安安静静地品读一本本书;在收掉快递外卖时,我总会为派件小哥送上一句温暖的感谢。贾谊曰:“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这也使我在日常生活中,总会与他人和谐友爱地相处,总是成为那位幸运的“爱返者”。
家风,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更是每个华夏儿女成长的精神足印。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延续良好的家风家训,成为它的传承与实践者吧!
谢谢大家!
传承时代家风争做时代读后感6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一问到“你家的家风是什么家训是什么”同学们就会傻眼了。每个家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训。好的家风、家训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
小时候,我去爷爷家拜年,向爷爷道了声“新年快乐”,爷爷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个红包,放在我手上,并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孙女啊!你已经六岁了,明年就要上一年级了。我要告诉你两句话,第一句是要尊敬长辈。无论你将来走到哪里,看到长辈都要有礼貌,特别是父母将你带到了世上并养育了你,一定要报答他们,孝顺他们;第二句是要勤俭节约。“成由勤俭败由奢”,即使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也不能大肆浪费,要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这就是我对你的期望,也是我们的家风、家训,希望你时时刻刻的记住”。
小时候我懵懵懂懂的,不太理解意思,就没放在心上。现在,我才真正明白爷爷说话的含义。知道了“尊敬长辈,勤俭节约”是作为姚氏家族必须时时刻刻铭记于心的。因此,我开始了长久的实践。
当品尝完热气腾腾的佳肴,我便帮着妈妈将一个个碗、盘子清洗得干干净净。当每周一次的大扫除来临之时,我便会拿起拖把、扫帚将家里的角角落落打扫的一尘不染,把地拖得亮如明镜;在父母生病时,我会为他们端水送药,陪他们多说会儿话;当自己犯了错,父母批评教育时,耐心倾听;当父母为我呕心沥血时,道上一句“谢谢”;当父母疲劳时,为他们送上一杯浓茶,帮他们捶捶背;一句关心的话语,一张满意的试卷,一个会心的微笑,来慰藉父母关爱的心。
记得去年暑假,妈妈不知道怎么回事,上吐下泻,还头晕的厉害,吃了药也不见效,碰巧爸爸没在家,看着妈妈那憔悴的脸庞和痛苦的表情,我又着急又心疼。该怎么办呢?我使劲地回忆起我生病的时候,妈妈是怎么照顾我的,一幕幕温暖的画面涌上心头。我赶快给妈妈倒了杯热水,又拿了个热水袋帮妈妈暖暖肚子。然后打开电脑,查找了粥的做法,按步骤做了一碗粥。当我把粥盛好,小心翼翼地端到妈妈床边时,妈妈的眼角竟然流下了泪水。她说:“这是我吃过的最美味的粥,因为是我女儿亲手做的。”那一刻,我才明白,父母对孩子的要求真的太少太少,而我们能为父母做的其实还有很多很多。我们的谦虚好学,勤奋上进,健康成长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回报!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家里收入高低,我们都应该勤俭节约。长大的我吃饭很挑食,不是挑肉就是挑菜,还常常剩饭。洗手时,一次就要浪费半盆水,洗完后水龙头还总是忘关,白白浪费了很多水。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勤俭自古为美誉,节约至今是佳称。如果大家都只知道浪费,不知道节俭,就败坏了我们的传统美德。相反,如果我们节约,勤俭持家,我们的国家就能更快地富强起来,美德也会传承下去。以后不要再挑食、剩饭了,更要节约用水。”从那一刻起,我知道了要“勤俭节约”。
铭记家风,为自己的人生做奠定,而坚定基础,踏出坚定的步伐,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良好的家风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道德的力量。家风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因为我深深地明白了:传家风,承家训,才能家和谐,国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