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自传》同步训练
一、助跑•基础巩固
1、文学常识
(1)鲁迅原名_________,是我国伟大的_________家、_________家和_________家,我们曾经读过他的篇散文《_________》。
(2)传记是用来记叙_________________的文章,它要求写真人真事,可以写_________,也可以写自己,写自己的叫_________。
(3)鲁迅先生我们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句,请写出一条来。
2、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自传( ) 传( )统 琴弦( ) 玄( )妙
衰( )落 学jí( ) chóu( )办 wéi xīn( )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种自称原题率可达20%,切题率90%的“高考试题猜想”,公然在网上叫卖出售,简直是蔑视法律的狂妄之举,是公然呐喊的挑衅行为。
b、小时候看抗日题材的电影,日本鬼子打了败仗后老是说:“土八路,狡猾大大的。”但看了前天日本对丹麦的比赛后,我觉得真正狡猾大大的是日本人。
c、普京日前重申,他与总统梅德韦杰夫来自同一个政党,并承诺在2012年总统大选中不会出现令人震惊的变故。
d、侮蔑一个的人格尊严,与歪曲历史一样,都是应该加以谴责和抨击的。
4、阅读下面一段话,按照提示订正错误。
①我出生于农村,是家里唯一的独生女。②我从小生活在父母的疼爱之中,家里好吃好渴的,父母都给我留着。③父亲是一名木匠,我的母亲是一个善良的慈母,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妇女。④小时候,我就喜欢读书,记得小学一年级时,成绩还不错,老师也挺喜欢我。⑤我的父母希望我长大读大学,我自己也是这样想的。⑥六岁时,我就想改变父辈们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坚苦生活。
(1)文段有两个错字,它们是“______”、“______”,分别改为“______”、“______”。
(2)文段有三个病句,先找出来,再提出修改建议。
第_____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_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_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看图片,然后用精炼的语言描述鲁迅先生。
6、重新排列下面语句顺序,将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①对于一个愿意付出、舍得付出的人而言,付出是一种源自于心底的快乐,他愉快地享受其中。
②这样的收获更显珍贵,让他更加满怀激情地将服务继续下去。
③从踏上服务道路的那一刻起,陈杰恒先生就知道,这是一份“只问付出,不问收获”的差事,但是他却无怨无悔,坚定不移。
④他享受到的是同乡会上下3万4千多会员的尊敬以及乡亲们最真的感谢和最深的感动。
⑤2002年,澳门江门同乡会成立,陈杰恒先生担任会长,并全力奉献至今。
_________________
7、《鲁迅自传》以什么为写作顺序?是从哪几方面介绍自己的?
8、根据提示,品析语言。
(1)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学力”与“学历”含义一样吗?)
(2)有几个学者到段棋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
我在留学时候,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两个“不好”有什么不同吗?)
二、起跳•课内深化(本文在鲁迅自传阅读训练三则中已经有收录,请点此查看)
三、飞跃•课外提升
本课课外阅读收录的是廖冬梅 程书香所写的人物传记《陈登锋:砥砺奋进》,因本站已有收录,故此处删去,请点此查看。
附:鲁导自传同步练习完整参考答案
一、(1)周树人 思想家 文学家 革命家 风筝(或故乡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
(2)人物生平事迹 他人 自传
(3)示例: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②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2、zhuàn chuán xián xuán shuāi 籍 筹 维新
3、a
4、(1)渴 坚 喝 艰
(2)① 删除“唯一”。 ③ 应改为“我的父亲是一名木匠,母亲是一个善良的、地地道道的农家妇女。”或“我的父亲是一名木匠,母亲善良、慈详,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妇女。” ④ 删除“记得”。
5、鲁迅先生清瘦身材,身着长衫,站在办公桌前,他左手握毛笔,右手轻而有力的按在办公上的一页稿纸上,头发直竖,浓眉紧蹙,眼睛逼视着前方,胡须像一个浓墨撰写的“一”字,他像是要写出像匕首、像投枪似的文字来。
6、⑤③①④②
7、传以时间为顺序,主要从四个方面介绍,一是家庭情况,二是求学之路,三是工作简历,三是著述统计。
8、(1)不一样。“学力”指学问上达到的程度,也就是指学习的能力;“学历”指学习的经历。
(2)前一个“不好”是指告密者要陷害“我”,要把“我”置之死地,作者将这样的一件重大事件说得平静如水,正表现了作者对敌人的蔑视;后一个“不好”是指文章没特色,水平一般,其实作者的文章能够激起了人们的斗志,是不可多得的好文章,作者却说“不好”,可见他的谦虚美德。
二、9、十八岁时,考入水师→半年后,改进矿路→毕业后,东京留学学日语→毕业后,仙台学医→两年后,弃医从文
10、表达了作者自卑、伤感、失望,同时又在思考如何改变现状的思想感情。
11、这样说,突出作者的个性,说出他的想法与众不同,因为他少年时就对黑暗现实愤懑不平,就胸怀救国报国大志,寻求强国之路,所以他追求新知识、新思想。
12、表面看来作者是几易其志,学水师、学矿业、学日语、学医学、学文学,但其实质没有变,因为他处在旧中国时代,他总在探索救国求民最佳之路,所以当他发现实业救不了国,而新医学对日本维新有很大助力时,他放弃学矿而学医; “电影”事件之后,他“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无用”,认识到医学不能救国,更重要的是改变国民的精神,这首先是靠文艺,所以他弃医从文。
三、13、克服困难,在香港站定脚跟,迈出步子。
拼搏奋进,开办发展“百大”,投资内地。
磨砺教育孩子,孩子也走上奋斗之路。
创办香港区潮人联会,为潮人带来家的温馨。
14、前后照应,首尾圆合;运用倒叙的方法构思全文。
15、没有走题。教育孩子也是陈登锋人生当中的一件大事,把拼搏、奋斗的精神传承后代,这是留给后代的最丰厚的财富,由此可看出教育孩子的事丰富了陈登锋的性格,突显了陈登锋的目光远大。
16、示例:听了陈先生的演讲,我很受感动——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经历艰苦的磨炼。听演讲时,我感觉到陈先生的一生是拼搏、奋斗的一生,也是“功勋”卓著的一生,更是幸福快乐的一生。所以,我也想跟全校同学说,你想获得幸福、快乐吗?那么面对困难,就鼓起勇气迎难而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