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杜甫登高讲课逐字稿杜甫登高公开课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教学设计 |

时间:

2023-09-27

|

推荐访问

【www.xugu.net--教学设计】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杜甫登高讲课逐字稿杜甫登高公开课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杜甫登高讲课逐字稿杜甫登高公开课教学设计

1、培养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感受诗人情感

2、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以及规范答题思维习惯的养成

1、欣赏大自然的美

2、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爱国情操

1、印象杜甫

提问你眼中的杜甫是个怎样的人?(首先让课堂动起来)

梁启超曾写过一篇文章《情圣杜甫》

思考:诗圣?情圣?

课件展示【写作背景】

2、诵读全诗,体会感情基调

提问这首诗我们读过以后,情感基调该怎样把握呢?

大家朗读之后,对这首诗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链接:诗歌鉴赏中分析意境题型的答题步骤

赏析意象,感受意境(引导学生对首联和颔联的解读以及规范答题习惯的养成)

1、提问究竟是怎样的原因让诗人如此的“悲”(哀)呢?诗中哪些地方集中写了诗人的内心和现状?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赏析颈联和尾联。

2、讨论:课后练习罗大经对颈联的解读(重点扣住“常”“独”字眼来咀嚼)

1、对仗工稳,音调铿锵

全诗四联均用对仗,而且首联中一句话还自相对偶,结构上井然有序

2、体会杜甫诗风沉郁顿挫

提示:沉郁,不是压抑、郁闷,而是内容上的厚重,顿挫,是指韵律

听一段曲,读一首诗,看一个人,都需要用心!用心灵去碰撞心灵,才会擦出共鸣的`火花!今天,我们用心地运用多种方法,去触碰了千年以前的那颗滚烫的心灵,带给我们无穷的沉思与强烈的震撼!

比较阅读《望岳》和《登高》的情感异同

【篇2】杜甫登高讲课逐字稿杜甫登高公开课教学设计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天高风急秋气肃煞,猿啼十分悲凉;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飞回。落叶飘然无边无际,层层纷纷撒下;无尽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身在万里作客悲秋,我常到处漂泊;有生以来疾病缠身,今日独登高台。时世艰难生活困苦,常恨鬓如霜白;困顿潦倒精神衰颓,我且戒酒停杯。

这一首重阳登高感怀诗,是大历二年(767)在夔州写的。“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前半首写登高所闻所见情景,是写景;后半首写登高时的感触,是抒情。

【篇3】杜甫登高讲课逐字稿杜甫登高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课的缘起】:在与学生一起讨论写秋的古代诗句时,学生举了好多有关秋的诗词名句。从唐代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到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特别有同学提到了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句,可以说同学们已不仅仅是从写景体现秋季来回答问题,而是大多从秋所蕴涵的感情色彩角度来展开讨论。在这种情况下,我便萌生了上一节《登高》课堂探究讨论课的想法,借此引导学生正确、全面地认识诗歌所表现的意图与思想情感,能够既感受到诗歌的形象性,更能领会诗歌思想蕴涵的深刻性,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审美意识,汲取古诗丰富的营养,为学生课外阅读古诗奠定基础,提高欣赏品位。

导入  :

师:同学们,今天的这堂课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甫的《登高》诗,学习诗的最好的办法是诵读,通过诵读,可以走进作品描写的意境中去,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里去,从而受到感染,获得启示。首先我们一起来欣赏《登高》诗的配乐朗诵和有关诗句的画面。

(用多媒体放映诗与画《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学生认真地观看,感受诗意)

(学生思考片刻后,有几个举起了手)

生1:写了夔州的秋天、落叶、长江、沙渚、猿鸣、飞鸟这些景物,有仰望,有俯视,是从多个角度来写的。

生3:诗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写人事,是借景抒情的写法。

生:……(生沉默)

师:哪位同学能发挥一下想像,把这幅“三峡秋景图”具体描绘一下,让同学们再深刻地感受一下,体味诗的意象,从而更好地领会诗人的情感和意图。

(有几位文学基础好些的学生埋头在纸上快速地写着)

(不少学生鼓掌)

生1:“飞鸟”既然是在空中飞,说明它无处停息,比喻孤独无依。

生2:“落叶”有落叶归根的意思。

生3:长江一泻千里,比喻时间的流逝。

师:诗的意境已经深挖出来了,我们再联系一下“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四句,自然就更能体会诗人借景寄托的心境。大家再把这四句诗反复读几遍,小组讨论一下,然后作一番交流。

(学生讨论,师巡视指导)

“百年”指年迈衰老;“多病”指疾病缠身;“悲秋”写得就很沉痛,以往秋天都用来比喻收获,是喜悦,但诗人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就生出了无限的悲伤。

生2:说心境,不如说是处境:诗人因为漂泊无定,备尝艰难潦倒之苦,使自己白发满鬓;又因为疾病缠身,诗人喜喝酒而酒又没有了,自然就触景生情,心中的悲伤难以排谴。

生3:我觉得整首诗层次应该很清晰,前四句写季节之秋,后四句写个人之秋,全诗用“秋”字聚焦,用“悲”字贯穿,充分体现了诗人晚年孤愁的心境。

生:……(生沉寂)

师:请同学们认真思考一下,杜甫当时年老多病,为什么还要登高呢?

生:因为他要望望那安史之乱的硝烟尚未消散的祖国山河,虽然他知道登高望远,满目都是秋,但还是止不住那登临的沉重脚步。

师:能看到真的硝烟吗?

师:那么,回过头,我们再一起来思考“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难道仅仅是季节之秋吗?“艰难苦恨” 难道仅仅是由于作客,多病吗?让我们一起走入诗人的心灵,深挖一下诗歌的思想蕴涵。

(再次播放诗与画《登高》片段,让学生沉浸其中,感悟诗情)

生:无边落木仿佛就是唐帝国衰败的写照,从江河东去中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无情的历史变迁,萧瑟的秋意中饱含着杜甫多么深厚的忧国忧民的感情啊。

师:说得好啊!

生:“艰难苦恨”也不是杜甫个人万里作客的悲伤,“繁霜鬓”是由于杜甫忧国忧民,忧虑过深过重造成的。

…… ……

(发言的学生很多,这里不一一详述)

(师在黑板上画了三个圈)

生:在季节之秋和个人之秋中,还渗透着一个国家之秋,正是这个“秋”充斥着诗人的心胸,并且与季节之秋、个人之秋产生了共鸣,只有这个“秋”才是诗人所悲之秋的真正灵魂。

生:是因果关系。艰难的世事,国家处于多事之秋。国难深重,正是匹夫有责,奋力报国的时候,可是杜甫自己却年老多病,令他痛心疾首,万分憾恨。

师:噢,原来杜甫“苦恨”的是自己不能再为国为民尽力了!这是诗人的自责,他忧愤深广,既不像苏轼,也不像李白。苏轼在政治上失意时,能旷达自解、“倚杖听歌声”;杜甫做不到,他终生坎坷,却从不谈清风明月,即使晚年走投无路,也未曾问过桃园仙踪,他活得太执著。杜甫更不是李白。李白总是在自我张大,一会儿上九天揽月,一会儿下五洋捉鳖;杜甫却总在自责自己不能挽狂澜于既倒,不能救生民于水火,这才是“苦恨”的真正底蕴,这才是独一无二的杜甫心哪!

同学们,这一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讨论了《登高》诗的思想蕴涵,边说边谈,边谈边说,每一个活动细节都进行得很好,特别是有好几位同学的发言很深刻,关于结构艺术方面的问题,由于时间关系,留着咱们下次说,好不好?下课。(师生道别)

教后感:本堂课师生对话的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们调动了自己的知识体验,想象与直觉,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分析,解释诗句的含义与思想蕴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样的探究型语文审美教学课使学生认真地阅读作品,师生之间平等尊重,相互交流,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感受力,而且也能从理性的角度更好地把握作品所传递的诸多信息。

作者邮箱: 

延伸阅读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4点、7的乘法口诀、8的乘法口诀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11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11-29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习作三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上册【八篇】,欢迎品鉴!
2023-11-29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个太阳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锦集十二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11-29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的空中楼阁教案教学设计(合集1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11-29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回忆鲁迅先生》教案教案教学设计精选1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11-29
教案:教学文书教案:电力术语教案:明清来华传教士和教会的案件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青蛙看海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十二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3-11-28
教学设计:教育心理学术语教学设计:2008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教学设计:2008年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教学设计:2022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年级s版《紫桑葚》教案教学设计锦集十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11-28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民族团结的教学设计 民族团结教案【汇编五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11-28
教学设计:教育心理学术语教学设计:2008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教学设计:2008年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教学设计:2022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五年级下册书法课教学设计汇编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11-28
思政,读音是sī zhèng。意思是谓思行善政。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思政课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欢迎品鉴!
2023-11-28
  •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