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是指对儿童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使人成长为社会需要的身心健康的人才。指的是教育人们,让人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班级管理、育人情况与实效【四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基础知识为主,还设立培优及辅差部,完成分层练习。
3、向学习传授学习方法,发掘他们的潜力。
4、经常出一些思维性较强的练习和能力型的训练让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5、利用课堂、课间时间进行辅导,确保学习时间和质量。在课堂上设计一些有深度的问题让学生思考。
6、经常向优生进行思想教育,找差生谈话,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以上是我在培优和辅差工作中的点滴体会和做法,在今后的培优和辅差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认真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和实践,更新进取,争取更好的成绩。
第3篇: 班级管理、育人情况与实效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终身无法改变的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帮助孩子走向成功;因此,父母应该尽好教育子女的责任与义务,当好孩子的首任老师。
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现就自己的一些感想与大家分享,希望和大家一起在孩子的教育上相互补充不足,共同进步,为孩子的成长共同创造美好的环境。
一、学会做孩子的表率。
父母是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生活的态度、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时刻影响着孩子,孩子的言行举止真实地反映父母教养子女的态度,因此,为人父母,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品德高尚,自己就不要做违背道德准则的事;如果希望孩子尊重师长,自己首先必须尊重他人、孝敬老人;优秀的父母都是以自身开朗豁达的个性、民主平等的作风去影响孩子,在言行上做孩子的好榜样,从生活中培养孩子好习惯,从启发中引导孩子学会宽容他人、感谢生活和珍惜幸福。
二、学会做孩子的学生。
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除了要照顾好孩子的衣食起居外,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观察孩子,时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不要老是用成人的眼光看到孩子做的不到位的地方来加以“曝光”,这样,不但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同时,也是疏远了彼此之间的亲情,让孩子学会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自己能够学着做每件事情。
三、学会做孩子的朋友。
作为父母,首先要学会和孩子做朋友,要和孩子一起分享大自然的美,适当的时候要和孩子一起去书店分享书中乐趣,要和孩子一起做游戏,不能没有时间的话来敷衍孩子。
总之,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个生活场所,是孩子最重要的生活基地,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结果。只有不断学习和掌握现代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和方法,才能扮演好家长这个角色,孩子的健康成长才有基本的保障。
第4篇: 班级管理、育人情况与实效
由于原班主任请产假,所以学校让我接手了现在这个班极,把两个不同专业的班级合在一起,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跟学生相处一段时间,发现自己接的班的学生存在上课不听讲开小差、不愿回答问题、说话声音小到要把耳朵贴在嘴边才能听清„„站队走路时左摇右晃,拖拖拉拉„„做操时胳膊抬不起,腰弯不下„„个个整天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
怎么样才能改变现状呢?我望着暮气沉沉的学生,久久思考着。先尝试用高压的方法试试,于是我召开了第一个班会,制定严格的班规,要求学生大胆发言、活泼创新等等。制定班规之后我观察学生落实情况,然而却发现学生依然我行我素,当面做做样子,背过老师却涛声依旧。
又过了一个星期,我转变策略,采用分层管理,分别谈话的方法,对不同学生不同要求,这不能做,那不能做,发现学生个个心里揣着一本怨书,我猜里面一定写满了不情愿!表面上看他们收敛多了,也遵守纪律了,但实际上仍然是暗流涌动,思想消极,缺乏活力,如一潭死水。
经过这样的尝试后我发现强行让学生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还不如指导他们能做什么,给他们空间让他们去思考、去创新、去行动。于是我要求他们每个周开展班级小活动,然后根据开展情况评出“最佳创意”、“最佳成果”、“最佳人气”等等奖项,然后班级会对所有评出来的人进行奖励,至于开展什么活动及什么形式由学生全权负责!学生对我的这个办法很感兴趣,他们觉得更自主更独立了,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班级显得更有灵气了,学生也显得更活泼了。通过树榜样、抓典型,学生终于有个学生样了:懂得老师站着上课的辛苦,上课应该认真听讲,这是对老师的尊敬;明白同学之间不因小事斤斤计较,“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知道小事能折射一个人的素养,把小事做好将来才能做大事„„学生的心被换回来了,真高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好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知道这才刚刚开始,为了学生的明天,我愿日日提醒,慢慢疏导,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志存高远,心存善念!天依旧那样蓝,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