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怀念母亲教学实录精选五篇

【www.xugu.net--教学实录】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怀念母亲教学实录精选五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日记、散文摘抄的语段,描述了作者在漫长的留学生涯中,对母亲和对祖国的怀念,文章对两位母亲同样的敬意,相同的爱慕表达得酣畅淋漓,首尾呼应,说明了为什么会对两位母亲不变的情怀,字里行间充分流露了作者的真情实感,让人思潮澎湃,情绪跌宕起伏。

新课开始,课件出示:季羡林作品《赋得永久的悔》,学生默读,交流感受。让学生体会文章表达的对母亲的怀念之情,为理解本课做好铺垫。接下来,我注重引导学生细细地品读课文,先出示统领全文的问题“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对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而后,让学生细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句子,并做好批注。在小组间巡视时,我提醒学生注意抓住重点语句来深入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爱慕之情。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交流。我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如下重点句子:“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当学生在交流仍感到困难时,我引导学生先自由读相关段落,再细读相关语句加以体会,然后通过朗读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让学生自己在文本上先走个来回。每个学生在朗读、概括、体会的过程中都能各有所得。两位母亲身份虽然不同,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是永远不变的,自然而然使感情得到升华。

整体感觉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太理想,学生的回答体会很单一,除了怀念就是思念、热爱,也许一些事离现在距离遥远,孩子们感受不到当时的情景,不过,我也不知道该用哪些词汇来表达内心的那份情感,对这两位母亲,也确实只有思念和热爱了,还是多读读课文吧,有一句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怀念母亲教学实录篇4

执教完《怀念母亲》这篇课文,让我感触颇深,这篇课文是季羡林先生以回忆的形式,表达了对亲身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亲崇高的敬意和不变的爱意。课文结构分明,层次清晰,借助日记、散文摘抄的语段,充分表达了对两位母亲的怀念,字里行间充分流露了作者的真情实感,让人思潮澎湃,情绪跌宕起伏。

一、引用《赋得永久的悔》,做好理解铺垫

新课开始,课件出示:季羡林作品《赋得永久的悔》,学生默读,交流感受。让学生体会文章表达的对母亲的怀念之情,为理解本课做好铺垫。

二、理解词句,感悟文章思想

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我让学生紧密联系本组课文训练重点──抓关键词句,表情达意。课堂上,学生围绕“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对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问题,抓住“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抱终天之恨、频来入梦”等词,“我的祖*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等等句子,在读中感悟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本节课还存在着一些遗憾之处,比如:因为课堂容量过大导致课堂教学中的沟通合作、再次朗读感悟等方面有些欠缺。我的教学机智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比如:课堂上由于频繁的表扬学生,使得教师对学生的口头表扬语出现重复,没新鲜感。但我会不懈的努力,因为追求无止境。

怀念母亲教学实录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正确认读课文中生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意思。

2、态度与情感:

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复杂的思母之情。

3、过程与方法:

通过联系上下文和课外资料理解关键词句。

【教学过程】

一、引题,了解文章背景

1、同学们,还记得这句句子吗?

(出示,读: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季羡林1980年访问德国后写下了《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我们在讨论这句话时,很多同学对“思乡的梦”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2、在这篇文章之后,时隔8年,也就是1988年的时候,季老先生完成了一本集子《留德十年》(出示),里面有一篇文章,相信大家读了之后对这个“思乡的梦”一定会有更深的理解。这篇文章就是今天我们要阅读的──《怀念母亲》(出示)

二、自读,了解文章大意

1、接下来,就请大家自己读一读这篇文章。

(出示)自读提示: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读完后想想作者当年梦到了什么?

2、反馈第一项。

3、老师这儿也有几个词语:

朦胧、可见一斑、频来入梦。

4、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初步理解了一些字、词、句。现在请大家再读一读课文,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和边上的同学一起读,在读中进一步体会词句的意思。

5、同学们,课文我们已经读了两遍,那么作者当年究竟梦到了什么?你知道了吗?

6、反馈(母亲、祖国、故乡、老朋友……)。

三、研读,体会爱母之情

1、请你把描写梦的句子划出来:

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

夜里梦到母亲,我哭着醒来。醒来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

天哪!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⑴请大家看着这三段话,自己认真地读一读。

⑵自己读过了,我们大家一起读的时候就不能再出错了,对吧?来,一起大声地读一读。

⑶刚才读得很正确,但是,你读出句子里边的东西了吗?请再轻轻地读一读,读完后想想,从这三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

⑷这三句描写梦的句子都跟作者的母亲有关。为什么作者在梦里常常梦到他的生身母亲呢?在文中的字里行间流淌着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情感?(出示:作者对生身母亲怀着怎样的情感?)请你再用心地读一读课文,在有想法的地方注上一笔,你还可以结合刚才发给你的"材料,这样你会理解得更深刻。

①思念、伤心、自责、愧疚、后悔等

②抓住:

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

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

真想哭!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2、小结:

⑴其实,无论作者是思念还是伤心或是自责,我们都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他对母亲的感情,那就是──爱。这些感情都因爱而生,都融于爱中。(画爱心图)

⑵让我们带着作者这份真挚而深切的爱再来读一读这句话(出示句子)。

四、结课,提引爱国之情

前面我们在谈到“作者当年梦到了什么?”这个话题时,有同学还说梦到了祖国。祖国为什么也时常出现在作者的梦里呢?这个问题,我们将在下节课继续讨论。

五、机动

接下来的时间,我们来一起分享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我们已经在课文中读过了,中间部分还没读,这篇文章就是《寻梦》。感兴趣吗?可以一个人读,也可以和伙伴一起读,读完后说说你的感想。想到什么说什么。

延伸阅读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弈教学实录精选四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3-05-26
童话故事发展想象力丰富的想象力并不完全是天生的,它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体验获得的,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著名童话故事教学实录三年级(通用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05-13
《学弈》出自《孟子·告子上》,通过弈秋教两人下棋的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应当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弈王崧舟教学实录【汇编五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3-05-13
童话故事发展想象力丰富的想象力并不完全是天生的,它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体验获得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著名童话故事教学实录三年级范文汇总六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05-05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花钟教学实录窦桂梅范文五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3-04-28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23年《游山西村》教学实录游山西村教案一等奖汇编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3-04-28
童话故事发展想象力丰富的想象力并不完全是天生的,它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体验获得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著名童话故事教学实录三年级(合集四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04-26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编版金色的草地第二课时教学实录范文六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04-23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怀念母亲教学实录精选五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3-04-23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23年鸟的天堂优质课教学实录(通用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3-04-20
  •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