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分析(优)

【www.xugu.net--语文教案】

窃读记

主要内容:随着匆忙而贪婪地阅读着的小女孩,体会读书时腿酸腰麻、饥肠辘辘的劳苦,感受读书时的恐慌,体验读书时的幸福快乐的心情。这正是窃读的百般滋味。

时间顺序:放学后急匆匆到书店,到腿酸腰麻、饥肠辘辘的疲劳,到晚上依依不舍地离开。当中插入了躲在众多顾客和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来描述了“窍读的滋味”。

表达方式:自语式地独白描述心理思想,形象生动地动作描写表达自己的情感。

课前准备:

一、 读准:

转 (转变) (转圈) 待 (等待) (待会) 咽 (咽下) (咽喉)

励(鼓励)厉(厉害)历(历史)

漂(漂浮)飘(飘扬)票(车票) 漫(漫山遍野)慢(慢慢地走)

遍(普遍)骗(骗子)偏(偏心)

招牌 踮起脚尖

二、 读懂:

招牌: 贪婪:

适宜: 知趣:

三、 读通:

饥肠辘辘 贪婪 倾盆大雨

紧邻它的一家店 跨进店门 踮起脚尖 咽了一口唾沫

知趣地放下书 窃读的滋味 高兴地喊着 浑身轻松 舒舒服服地接着看 急匆匆地从赶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四、 读顺:

一共10小节

一家书店 一排排书 一匹饿狼 一阵菜香 一碗面条 一张沙发 一条腿 一口唾沫

担忧=担心、贪婪=贪心、惧怕=害怕、适宜=适合、

担忧——放心、贪婪——知足、隐藏——公开、暂时——长久

五、 读明白:

我知道作者很喜欢读书。

学习本课的目的:

1.撑握本课的基础知识.

2、学习描写“窃读滋味”的写作手法。

3、感悟作者对读书的喜爱,激发起自己对读书的喜爱。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1、检查预习。

2、学习题目。窍读记——偷读(偷的阅读的一个过程。)

3、文章主要讲了什么?谁?干什么?——作者在偷偷地看书。

作者在哪儿看书,在那儿看书有什么不便之处?

4、文中的作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影响?

找一找作者用哪些句子来重点描写她自己的。(找一些描写作者如饥似渴读书的句子。)

从这些文字上,你都能看出什么?

5、那这样一个姑娘,她的“窃读过程”又是怎样的呢?(我们在讲述一个过程的时候,一般会按什么写作顺序呢?——时间顺序。)

先——然后——接着——最后——。

6、抄写摘记。

7、有的同学说本课写得像日记一样真实感人,写出了作者内心的真实想法,你觉得那里写得好?你也依照来写一写吧。

8、每课一句,并加以交流。

并写作业:

第二课时:

1、 检查基础知识撑握情况。

2、 回顾摘记中的知识。

3、 了解作者是怎样“窃读的?”

先……然后……接着……最后……。————来说说自己的感受。

(重点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窃读的滋味”。)

4、 体会作者运用插入的写作手法来更加形象全面地描写“窃读的滋味”。

并说说这样写的法的好处。

你打算在今后的写作中怎样?

5、 这时,我们再来问问自己,你现在作者的印象又是怎样的呢?

是呀,“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6、 总结:本课的学习到这儿已经结束了,来说说你的收获吧!

7、 读原版窃读记。大家觉得作者这一“窃读行为”所是偷吗?

板书: 窃读书(窃:偷)

“我”在书店里偷着地看书。 基础知识:

先:“我” 然后 “我”

接着:

最后:

学习之后,我的收获:

教学反思

对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

1、基础知识 通过对基础知识的随堂复习、课后抄写、听写检查、朗读背书,以及词语手册和作业的练习,学生对于本课的基础知识学生基本上都撑握得比较好。只是在抄写过程中有个别同学把“檐、牌、饿狼”等字抄错,对于这几个字在以后的复习中仍需要多出示多复习。

2、插入法写作手法 本文出现了一种新型写作手法——插入法写作手法。针对这一情况,我适宜得布置了一篇作文,并要求学生运用这一写作手法。对于作文所反映的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发挥这一写作手法的效果,使文章的事件变得更形象更生动。在今后的作文练习中,多提醒学生运用这一写作手法,相信对学生的写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3、读书兴趣的激发 本文出现的另一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像课文中的“我”一样去热爱阅读。结合班上的小图书,再加上对中午时间的规定,本班大部分学生的阅读兴趣确实大有提高。

本课教学的点滴感悟:

1、我比较满意是在本课中教给了学生阅读的方法。一个字词能代表一件事物或一个动作,而一句话就能反映出一个画面或一个情景。鼓励学生阅读时,不要只用嘴去读准字,更应该要发挥自己的想像画面。通过这样的指导学生在阅读能力上有很明显的提高,课堂上举手的人也就更多了。

2、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这个毛病也是以往我的教学毛病,这一毛病就反映出我的教学高效率并不高。本堂课是我和这个班一起学习的第一课,时间长是还可以理解。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在追求成果的时候,也要加快一下速度,一些不应该学浪费时间的活动不再出现。总而言之,就是要提高我的教学效率。

2、小苗与大树

学前分析:这是一略读课文,只要求学生默读就可以。能带着问题去默读课文。同时一些基础知识,如“多音字、反义词、近义词”还是需要学生撑握的。

学习本课目的:1、撑握基础知识。2、了解访谈录。3、从对话中读懂怎样读书、怎样学习?课前准备:

一、多音字:

二、难理解字词:

三、好词好句好段:

四、知识点:

五、收获和疑惑: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二、感知题目:

三、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1、  苗苗和爷爷在一起谈了哪些话题?

话题:读闲书、闲书对写作的帮助  、偏科现象  、学习外语

2、  看一看这些问题,你想提一提哪些问题呢?

四、分话题学习文章内容:

1、  看看最感兴趣的是哪个话题?并根据同学们刚刚提的问题去找找答题。

2、  你能从些话语中看出什么呢?这些话能体现什么呢?

五、谈谈你的收获: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

对于本课的教学目标就是引导学生读懂文章,并从对话中读懂怎样读书、怎样学习,从苗苗与季爷爷对话中有所收获。教学最后一环节谈谈你的收获中,学生说到:“我知道了作为一名二十一世纪的青年要做到三贯通。”“我知道了多读课文书对写作有帮助,我以后一定要多看看课外书”“我知道了我现在抓紧时间把外语学好。”“我知道了要背两百多首诗,五十篇古文是很有必要的。”……学生们说的都很不错,从这些句子中也可以看出本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完成。

本堂课的点滴感悟:

本课结束时,我让学生说说了自己课了第二课,自己学习了第二课有什么收获,学生都说得非常好。在这基础之上,我表扬了学生,肯定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借助苗苗与季老看闲书并不是白看的,不是看了就过了,而是要有收获要有实效,看,他们就是通过看课文书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也增加了自己的见识。我将这一阅读技巧点透,要求学生在看完一本课外书,当你合上书的时候,请学生问问自己“刚刚看了这书,我有什么收获,我知道了什么,对我以后有什么帮助?”

3、  走遍天下书为侣

学情分析:本文主要写了作者为什么要选择一本书来陪伴自己去环游世界。作者以为设问回答的写作方式来讲述自己的内心想法,并且层层递进,一步一步地增强了书本的魅力,一步一步地让读者认同他的看法,并为之引进共鸣!

学习本课目的:1、撑握基础知识。2、了解层层递进的写作方式。3、从文章感受作者所谓一本书的魅力,并激发起爱书的情感。

课前准备:

一、多音字:乐、

二、难理解字词:弃家而去、娱乐、(发现与发明)、(欣赏与观赏)、(省略与忽略)、(品味与品尝)、

三、好词好句好段:

四、知识点:本文一共八小节;近义词与反义词、量词、固定搭配……

五、收获和疑惑:

1、  题目的意思。2、只看一本书有什么意思?3、能从一本书里发现什么新东西?4、除了作者发现的新东西,你觉得还有什么可以宝藏可以挖掘?5、为什么说它,也就是书是自己的东西?6、你觉得书还可以是什么?并说说为什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二、初步感知文本,:

1、理解题目。2、理出文本主要内容,并找出文中相应的句子,作者眼中的书是怎样的“书”? 3、理清文本写作思路:(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三、重点研读第五小节:

书都已经能背下来了,看这本书还有什么意思呢?

但作者却并不这么认为!作者的理由是什么呢?你赞成吗?

第二课时:

一、撑握基础知识,并听写。

二、回顾文章写作思路。

三、研读第七小节。

那作者又能从一本他已经能背诵的书中,发现什么新东本呢?请你找一找!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找出新东本的?

是呀,作者找出的这些东西你能找出来吗?你们会找的一样吗?所以,作者说……。

四、现在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作者眼中的书为何物?

五,说说你学了本文的收获?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本文有很多量词,在课堂上我让学生识记了这些知识点。所以在作业本上出现反应出来的撑握情况还是蛮行的。

再是本文还有很多比喻句,以及与比喻句易混淆的句子。我也在课堂上花了一些对比喻句的知识点作了介绍,并让学生加以辨别。

教学过程中的点滴收获:

不要只说访谈录是对话的形式,其实本来也是一种对话形式。学习并理解第五小节是一个难点。在学习第五小节的时候,我先让学生自己读,再想一想读了本小节你知道了什么。接着,我又请了几同学让他用自己的话对我的提问加以回答。

教师:嗯,周游世界那么久,这一本书你都能读上一百遍,都能背下来了,这时候看这本书还有什么意思。

学生:怎么会没意思呢。你想,这书就像你的朋友,你的朋友见了一百次,你就觉得没意思了,不想再见了吗?

学生:我愿意读一百遍,我愿意把它背下来。就像朋友一样,我愿意天天见我喜欢的朋友,我跟他有说不完的话,我总是能在他身上发现一起新鲜的,有趣的事。

……

在我一次一次的提问之后,总有学生举手来发表他自己意见。

我想这比起光读这一段话,光理解重点词、重点句来说,学生更喜欢这种方法,学生也能从这种方式上学到更多。因为他们不仅能得到说话锻炼的机会,也设身处地把自己当成了作者,这样与作者走得就更近了,理解得也就更深了。

(卢)

4、  我的“长生果”

学情分析:

本文把书比喻成了长生果。并先用一二小节表达了自己对读书的感情,然后分别介绍了读“香烟人”、读“连环画”、读“小镇文化站的书”,以及读“学校图书馆的书”的心理体验,同时插入了写了两篇作文的事情以及自己的看书心理。本文是一篇略课文,所以对于学生只要能从文章中读出信息,读得收获就可以了。

学习本课目的:1、识记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好段。2、说一说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3、找一找作者从事件感悟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四字词语:

名言美句:

美段——第二小节。

二、学习课题:

《我的“长生果”》这果指得是什么呢?

三、根据提示语,找任务:

读了提示语,你知道了什么?或者说提示语中给了我们什么学习任务呢?

1、  作者写了哪些事?

2、  作者悟出什么道理?

3、  读一读你有兴趣的事件。

4、  并说一说自己的感悟。

四、作者写了哪些事?

读书的有哪些?

写作文的有哪些?

道理呢?

————并说一说,作者用了哪些小节来讲述以上内容的?重点分析:第1、2、4、7、11、12、14小节。

1、2小节——解释长生果,并抒发情感。

4小节——承上启下的作用。

11、14——讲读书事件中悟出的道理。

7、12——还讲了我的写作水平那么好,我平时是怎么做的?

————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五、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

读一读你喜欢的事件,想一想,你有什么收获。

和同学交流一下,说一说你的想法。

仿照19页,就事件书写一份阅读记录卡。

六,说一说你的收获:

阅读技巧:

写作技巧:

自己的心得: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

本文中有很多好词好句,是值得学生撑握的。基于本班学生的摘抄好词好句的习惯,所以就让学生把好词好句加以摘录。并且要求学生争取把第二小节背诵下来。

教学过程中的点滴感悟: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我在教学重点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让学生能自主地从文中找到信息点,让他们看了文章有所收获。

从学生所做的阅读记录卡看来,学生认识比较肤浅,这与课堂上学生发言形成对比。这一情况,只能学生学习的学习积极性不够高,还是比较懒,又或者对于课文的理解还是不深,所以才导致下课做作业写阅读记录卡的情况。

我要做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就是提高学生的作业效率,让学生作业又少,而且也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思考。(卢)

语文园地一

教学调整:

学情分析:基于在教学过程中就已经让学生抄过课文中出现过的词语盘点里的词语,所以在教学语文园地中的词语盘点时,只需要带带过,读一读就可以了。所以在第一课时中就把重点放在了口语交际与习作一上。而重点选择了第一个话题带领着全班学生加以讨论交流。至于第二第三个话题让学生通过自己学,自说加以学习。而对于回顾中的事情在每堂上都已经和学生一起交流过了,如今天只需稍微地整合整合就可以了。“日积月累”在教师指导下加以背诵,重点教教学生如何地背诵。最后,让学生们拿出自己摘录的阅读记录加以互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词语盘点:

读一读,记一记,下课抄一抄,找同学来听一听。

口语交际和习作:

自读17页第一小节,说一说课文让我们干什么?

————先交流,再写作。

先看第一个话题,读短文看一看给了我们什么学习任务?

————先说哪些可以算是读书经历?请个同学说一说?同学互相交流。再教学写题纲,再开始写作文。

(读书经历:读书的时候发生的事和读书的时候心中的思想。)

第二课时:

回顾和拓展一:

回顾:1、学习作者爱书、爱读书的精神。2、文章里的好词好句好段。3、作者别出心裁的写作手法。4、文中介绍的读书技巧。5、文中介绍的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

日积月累:

交流事先找好的与读书有关的四这词语:

交流事先找好的与读书有关的名言古话:

读一读,引导学生自己去理解六句的内涵。

展示台:

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阅读记录本上所记摘自己读过的书,并争取把好书介绍给大家,以及把自己摘录的好词好句好段介绍一下。

第三课时:

考试。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从语文作业本与试卷反应出来情况来看,学生对于词语盘点上的词撑握还行,但因为是上个星期提醒的注意点,有个别同学已经忘了,导致他们把“惧”字写得少了一条短横。

由于本次作文,我第一次带领全班学生学写作文的题纲,从作业上来看情况并不是很理想,但我相信他们一定会越来越好的,我也坚信题纲对学生的作文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五年级的学生要求会写也是有必要的。

在作文写完以后,我还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三遍的朗读,目的在于让他们自己的找出不通顺的句子,以及错别字和错误的标点。效果也并没我想像中那么理想,但毕竟是第一次,我相信只要学生养了检查的习惯,他们的作文水平也是会有所提高的。

延伸阅读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语文教案设计方案人教版教案锦集九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11-29
语文是一个多义词,通常作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的简称。语文课一般被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跳水》语文教案范文(精选十四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3-11-28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小稻秧脱险记》语文教案素材精选10篇,欢迎品鉴!
2023-11-28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语文教案【八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3-11-28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雨巷语文教案范文汇总八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11-27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社戏》教案范文(精选12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11-27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爷爷和小树》语文教案汇编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11-27
教案是指每节课教师所写的每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通过备课,做到心中有数,分散解决教学难点,从而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圆满完成每节课的教学任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语文教案精选十六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3-11-25
人教版即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版本。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锦集十三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2023-11-25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合集九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3-11-25